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本质上是美元流动性的收紧,将不可避免地在短期内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目前为止,海外已有十余个经济体加入加息行列,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陆续结束量化宽松。
不过,当下市场对于流动性紧缩风险的担忧却相对较小,因为市场早已开始提前交易加息预期,而且近期数据表明,全球经济普遍在边际走弱。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GDP年化季率初值仅达到2%,消费者信心持续恶化,消费环比折年率从前值12%放缓至1.6%。同样,欧元区第三季度GDP环比增长2.2%,也较二季度增幅明显回落。
与此同时,随着9月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一系列解决措施,强调高耗能产业限制措施,增加煤炭产能,填补整个煤炭供应的缺口,大宗商品市场之前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全球油气价格高位回落后进入逻辑真空期,进一步上涨需要出现新的驱动因素。
无疑,在经济下行压力上升而通胀上行预期减弱这一组合下,市场对于美联储的边际紧缩影响普遍处之泰然,思考着美联储的鹰派立场究竟会走多远,与2013年的“缩减恐慌”形成鲜明对比,反而将通胀和债券收益率上升的担忧抛在一边,继续“吃着火锅唱着歌”,创下新高,风险偏好反而不断上扬。
可见,“暂时性通胀”可能不仅存在于欧美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想法中,更存在于部分市场参与者的想法中。这种“暂时性”还会持续多久?可能需要通胀数据对其进一步证伪。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欧元区通胀率持续攀升,按年率计算达4.1%,创13年新高。美国10月密歇根消费者通胀预期也创下13年新高。
我们要警惕中长期内市场对加息预期准备的不充分。因为超发的货币,已经永久性地提高了核心资产和部分资源品的底价,所以未来的下行幅度一定会受到约束,在全球整个供应系统的目标函数指向“碳中和”的时候,未来克服经济下落过程中所产生的通货膨胀的难度恐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