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印发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70%的改革目标任务。如今,“年检”时间已近在眼前。从《行动方案》内容看,涉及推动国有企业上市以及围绕上市进行各种改革,包括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年内49家国企A股上市
今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如何确保年底前完成70%的改革目标任务,无疑是央企及地方国企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11月2日,南方电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南方电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体任务完成率已超过70%,提前完成国务院国资委要求的年度进度目标。不仅如此,南方电网正进一步提速加力、全面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确保年底完成85%以上的改革任务。
从具体的改革推进情况看,南网能源于今年1月份在A股成功上市,已成为南方电网在新兴业务领域积极稳妥引资引制、深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成果。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1月2日收盘,A股市场共有49家国企实现上市,较去年同期的27家增长81.48%。具体来看,包括22家央企国资控股公司、14家省属国资控股公司以及13家地市国资控股公司。
从上市板块来看,上述49家国企中,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合计达30家,占比61.22%。从募资金额来看,49家国企首发募集资金合计超1439.22亿元,与去年同期约748.62亿元的金额相比,几乎实现翻倍增长。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企上市,既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与管理,也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加快优化资本布局结构、改善资产质量。而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实现发展质量的提升后,同样需要通过进入资本市场来展现发展成果。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深化国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抓手,国企上市是完善国资监管、引领产业布局、联动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国企上市有助于进一步打通混改通道,拓宽融资渠道,获得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
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副局长谢小兵此前公开表示,国资委将推动一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尖兵”在科创板上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上市,可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同时,资本市场还将推动国企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将个人利益与公司发展相绑定,为国企稳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张立超如是说。
混改向增量领域“开拓”
作为《行动方案》聚焦的八方面重点内容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历来备受市场各方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建材了解到,中国建材共制定了涵盖158项任务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台账。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比例达到60%,预计全年完成比例有望达到80%。
谈及对混改的认识,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此前向记者表示,“央企实力+民企活力=企业竞争力”,这一公式既是对国企民企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是进行混改的重要依据。发展混合所有制不仅是资金的混合,更是能力的混合、优势的混合、文化的混合。混合所有制改革最重要的是继承国企和民企的优点,把国企的经济实力、规范管理和民企的市场活力、拼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国家发改委10月下旬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央企业通过产权市场、股票市场实施混改150余项。各地通过混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900亿元。
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体改司司长徐善长透露,下一步在混改方面,国家发改委将研究建立混改引战对接机制,为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搭建更多平台和渠道。此外,还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在新能源、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增量混改。
刘兴国表示,研究建立混改引战对接机制,除了降低重复搜寻成本、提升战略投资者质量外,还有助于加快混改项目与战略投资者的对接进程,进而实现混改项目与战略投资者的精准对接。
而此次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在新能源、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增量混改”,无疑为后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打开想象空间。
“应该说,当前新能源、储能领域都存在一定的技术‘卡脖子’问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尽快在‘卡脖子’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这无疑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在刘兴国看来,这一方面,需要集合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力量,共同参加相关技术研发,强化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基于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也需要多路资本共同参与,共享发展成果,分担发展风险。所以,以混改方式来推动新能源与储能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较为优化的方案。
除了混改的广度将有所“开拓”外,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近日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在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的重点放到转机制上,发挥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混改企业率先推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用好用足中长期激励政策,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增强活力动力,提高效率效益。
-
下一篇: